首頁 | 汽車研究網_汽車智庫互動平臺 官方微信 科瑞咨詢  
汽車研究網,我的汽車領域專家
威馬&金康領銜 40余款新車進入最新免購置稅目錄  環(huán)比下滑近25% 第11批推廣目錄入選產品銳減  奇點汽車攜手金康新能源 入選第313批汽車新產品公示  高效智能 一汽解放匠心之作J7正式上市  結束合資之路 道依茨大柴變身解放全資子公司  31省份機構改革方案出爐 大數據局最為搶眼  第314批新車公示 國能等134款新能源產品入選  國家嚴禁新增低速電動  氫燃料電池車目標100萬輛  小康股份擬出資48億全資控股東風小康  長安25年上市L4級智能車  零跑汽車完成20億融資  長安人事調整:周治平升任黨委書記兼總裁  大眾進行戰(zhàn)略性調整 專注跨品牌生產標準化  日產電動車:電池/電機等主要部件在華生產  光華科技與南京金龍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議》  總投資166億 威馬汽車動力電池項目開工  十余部委密集發(fā)聲 支持民企政策將陸續(xù)出臺  市場監(jiān)管局:《反壟斷法》修訂草案已完成  上海自貿區(qū):自貿區(qū)擴區(qū)專項工作組已成立 
  國內資訊  國際資訊  行業(yè)快訊 新能源 智能汽車 前沿技術 數據快訊  
乘用車 卡車 客車 專用車 零部件 發(fā)動機 自主品牌  
高層動態(tài) 合資合作 整合并購 戰(zhàn)略規(guī)劃 出口 召回 終端市場 經營業(yè)績 人事變動 新品上市 品牌營銷  
國際政策 國內政策 地方政策  
經濟指標 改革規(guī)劃 基建投資 能源環(huán)境 金融商貿    
知識術語  汽車人物  汽車展會  科研院校 人才招聘    
熱點透視 產銷分析 展會論壇 廠商專題    
朱華榮:傳統(tǒng)車企加快轉型, 國有車企加快改革
來源:搜狐汽車   編輯:楊逸軒  2018-05-17 11:15:35 字號   打印  收藏

“我的夢想就是把長安汽車打造成國際一流汽車企業(yè),我的夢想大于焦慮,希望則更大。”這是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此前在《汽車商業(yè)評論》采訪中談及夢想與焦慮的一段描述。

作為朱華榮和他所執(zhí)掌的長安汽車,在經歷了此前中國自主品牌奮勇向上的一段征途后,他們又迎來了汽車四化浪潮下,一場與新科技、新商業(yè)模式和新消費需求的賽跑,分秒必爭。

如何去除焦慮,最終實現夢想?

2018年5月11日,在以“夢想與焦慮”為題的2018第十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上,朱華榮發(fā)表了“以創(chuàng)變應萬變”的主題演講,發(fā)出了“傳統(tǒng)車企不加快轉型必死,國有車企不改革必死”的變革強音。(以下為演講文字實錄,有刪改)

當前汽車行業(yè)面臨著很多問題,今天這個主題也很有意思,“夢想與焦慮”。

大家剛才已經說到為什么焦慮,我再補充一點就是,因為你有夢想所以你才焦慮,或許你還有更遠大的夢想。我們中國品牌過去是“跟隨”,走到今天,可能與世界汽車產業(yè)在并行,有的領域是在引領或者在超越,這個時候你看到前面沒有成功的可借鑒的道路,自然就有很多不確定性,其中的不確定性和你遠大的夢想就構成了你對未來的焦慮。

所以我認為,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是一個非常積極的焦慮。

同時我們也看到,焦慮都一樣,誰也跑不了,也躲不過。但是,我認為汽車的夢想遠遠大于焦慮,而且夢想是治療焦慮的良方。

當前我們之所以焦慮,我認為主要是有幾個新的問題擺在我們面前,把我們的焦慮擴大了,是哪幾個問題呢?就是新時代我們面臨的幾個新挑戰(zhàn)。

挑戰(zhàn)一,政策環(huán)境變化的不確定性

發(fā)展到今天,中國參與到國際上眾多領域的活動,無論是政治、地緣或是貿易、國際經濟,這種參與必然會讓中國政策、中國所處的國際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這些變化都在影響著我們。

比如當下,特朗普發(fā)布說要退出伊朗核協議,很多企業(yè)焦慮了,因為我們很多企業(yè)花了近10年在伊朗布局,后面怎么辦?這就是焦慮。

如果沒有我們參與國際社會、沒有國際政治、經濟這些變化,就沒有這個焦慮。從更大環(huán)境而言,國際社會在影響著我們中國的汽車企業(yè)。

我們看到,在博鰲論壇里談到,我們會更加開放,會把合資企業(yè)股比放開、關稅下調。

發(fā)改委也緊鑼密鼓地做了布局,包括新能源、傳統(tǒng)汽車等領域。這些政策其實還有很多細節(jié)不確定。政策不確定,也會帶來整個格局發(fā)生變化,可能我們每個企業(yè)也還沒有把各種路徑、方案想清楚,所以我們也出現了焦慮。

包括“雙積分”政策,新能源、智能化領域,有很多政策性的東西不確定,有很多法規(guī)和政策待完善,使得我們沒法看到確定的具體時間。

比如說新能源領域,我認為新能源領域當前是一個政策引導型而不是市場需求型的模式,這種模式最大的問題在哪兒?

大的方向、趨勢都知道,新能源、智能化是大方向,但是我們無法預測什么時候會有一個什么樣的量,什么時候建產能。具體讓我決策的時候,100萬產能什么時候建?到底我們明年要不要建100萬的新能源產能?這是一個問題。

另外,因為有多種技術組合來實現,包括“雙積分”等等這些法規(guī)性、政策性的要求,又有技術本身的不確定性。我們的戰(zhàn)規(guī)部就問我,到底建純電動、還是建PHEV、還是建HEV?這幾個比例怎樣?因為有N多種方案,到操作層面就會發(fā)現,有很多不確定性。

不過,面對這個領域政策的變化,如果從一個樂觀者心態(tài)看待的話,我們更應該看到,剛才說的改革、開放會帶來機會,它讓中國品牌更堅定要打造世界一流的目標。

因為不打造世界一流,就沒有退路,甚至活不下去,我認為尤其是大型的集團,未來想依靠合資來維持發(fā)展,不太現實。

從國有企業(yè)這個角度,我堅信這一輪開放會讓我們國資體系的改革更加快,因為我相信政府各級領導會看到,不改革我們是生存不下去的。

同時,我認為,隨著我們參與到國際社會,競爭的機會會更多。

我們一直說,長安的目標和愿景就是要打造成世界一流車企,那就要參與全球的競爭,為什么?因為中國只有1/3的市場,還有2/3你必須要去參與競爭,而這種開放、合作,會讓中國企業(yè)更有機會。

挑戰(zhàn)二,產業(yè)競爭的惡劣性

我當時準備用“激烈”這個詞,后來用了“惡劣”,為什么用“惡劣”?

本身汽車產業(yè)競爭非常激烈,但是當前可能存在最大的問題是,有各種非常復雜的資金和資本進入到這個領域,包括地方的一些跨界投資的涌入,也有真正想干這個產業(yè),肯定也會有一些投機者、攪局者,其中有一些本身商業(yè)邏輯就可能存在問題,所以這些資金和產業(yè)資本進來,并不是真正的汽車產業(yè)資本,它們可能會帶來很多社會資源的浪費或者惡性的競爭。

目前整車集團已經達到71個,注冊的新能源企業(yè),包括傳統(tǒng)的和新進入的有455家。工信部里面查到,各種乘用車品牌是167個,最近統(tǒng)計的新勢力造車已經有49個。很顯然這種格局是不可能長期維持和生存下去的。因為,市場的集中度在不斷的提升。

現在TOP 10集團的集中度已經達到89%,也就是說前10家的集中度是90%、后60家只有10%。

乘用車領域的一組數據顯示,TOP10里從2013年的66%集中度到今年的78%,接近80%。比“二八原理”更殘酷,不到10%的企業(yè)就占據了80%的量,這種競爭必然會進一步惡劣,而且在一定時期內這些企業(yè)為了生存可能也要做一些垂死的掙扎。

我跟政府里面的人也討論,什么辦法來解決?我的觀點就是競爭是優(yōu)勝劣汰,這是讓這個產業(yè)回歸良性的最好方法,都要經過這個時代的、都要經過這個痛苦的,適者生存。

挑戰(zhàn)三,技術迭代的復雜性

當前我們面對太多的復雜技術,原來我們做內燃機、汽油機,現在要做的動力是原來的5倍,因為當前和長遠都要兼顧。若干的動力和技術組合,你發(fā)現有N多種方案,當然還有一些不確定性。

還有一些涉及到技術政策的問題,比如說智能化、無人駕駛,政府領域里的公用設施、政策什么時候能完善,都是不確定的。另外,新能源領域其實有很大的問題,我們無法預測市場,為什么?

因為我們不知道地方政府什么時候宣布限行、限購,什么時候網約車必須要用新能源車了,新能源網約車是用純電動還是用PHEV?都無從得知的。而且地方政府的承諾很難以保障。這就是我們當前面臨的復雜性。

挑戰(zhàn)四,消費轉型的多樣性

消費端的變化,我認為是朝著個性化、年輕化。傳統(tǒng)產業(yè)采用大批量,但是現在是需要多品種,這對于企業(yè)的生產、制造、研發(fā)、營銷等都帶來了新的問題,成本在不斷上升。

長安曾經也試行了一個車型采用完全定制化,就是小型SUV CS15,有10萬種狀態(tài)供用戶終端選擇訂單,但實際上后來這個量控制到很少,因為成本太高了,根本無法滿足用戶真正的個性化需求。結果比原來的價值提升了,也給用戶帶來很多利益。

同樣的,終端消費里面其實也帶來很多不確定性,所以才會有我們剛才說的這么多的焦慮,包括商業(yè)模式也在不斷的重構。

這就是我們當前面臨的復雜性。

傳統(tǒng)車企和造車新勢力,我覺得各自的優(yōu)勢、劣勢也是非常明顯的。我不談誰顛覆誰的問題,我覺得誰不改革、誰不轉型都會死亡,都會面臨挑戰(zhàn)。

對于傳統(tǒng)車企來說,優(yōu)勢很明顯,基本功很扎實,尤其是中國品牌到今天有了從未有過的自信。自信來自于什么?扎實的功底。就像一個武功高強的人,他為什么那么自信,就是因為有實力。當然,轉型過程里面他也有巨大的包袱、有劣勢,包括人員的、思想的等。

造車新勢力的理念新,特別是有一系列圍繞用戶體驗的理念。他們速度快,因為小,就像長安30年前,我們也很小,速度也很快,但是當我們做到300萬輛的時候,再快時就發(fā)現有問題,因為已經是集團化運營管理。

針對兩者我認為,傳統(tǒng)車企應該積極的擁抱轉型、真正的轉型。并且,兩者之間的融合很重要,因為兩方的優(yōu)勢、劣勢非常明顯,組合在一起,是一個非常好的組合體。這就是為什么長安要去和蔚來合作,還要和一大批新的科技互聯網企業(yè)合作。

我2017年花了比較多的時間拜訪眾多的互聯網企業(yè)和新的科技公司,并有了后來長安和百度、阿里、騰訊、華為、滴滴等大量的戰(zhàn)略合作。有的在戰(zhàn)略框架下已經推進到建立合資企業(yè)的程度,比如,長安和騰訊已經成立合資企業(yè)了,還會進一步涉足軟硬件、出行等產業(yè),所以我認為真正的合作是構建我們強大競爭力的最好模式。

中國品牌不僅有挑戰(zhàn),也有機遇

在我寫“傳統(tǒng)車企不加快轉型必死”的時候,品牌部門的同事跟我說,別寫那么絕對。后面我寫“國有車企不改革必死”,大家說也別寫。但其實我想表達的核心內容就是,我們要加快轉型、加快改革。

我們有什么機遇?

第一,中國市場消費的升級會縮短。跟以前不一樣,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中國消費者現在需要高品質的汽車,擁有扎實基本功的中國品牌與合資品牌、國際品牌的差距越來越小,這對中國品牌車企是個機會。

第二,中國品牌拓展海外市場的機遇已經來臨。所以最近我們重新調整了長安的海外戰(zhàn)略,長安原來的海外戰(zhàn)略是“研究歐美市場、扎根發(fā)展中國家”,但是現在我們改變策略了,“直接進軍歐美市場”,一是因為我們有這個自信,我們產品具備這個能力了。再就是,當你再進入那些發(fā)展中國家才發(fā)現,剛剛布局下去,政策又變了、商業(yè)和政治環(huán)境又變了,政治風險等會給你帶來很多問題。

第三,傳統(tǒng)車企有非常好的渠道(經銷商)優(yōu)勢。大家都有800~1000家左右傳統(tǒng)的渠道,很多造車新勢力的朋友會說那是個包袱。的確,如果它僅僅是賣車、僅僅是服務,那肯定是包袱,但是如果你把它功能拓展,線上線下融合后,它就不是包袱,而是優(yōu)勢。尤其是在當前環(huán)境下,還不可能所有老百姓都通過互聯網購買一臺車,因為你的品牌信任度還不夠,購買時的體驗還是需要的,所以我認為這也是機會,當然前提是要轉型。

第四,現在傳統(tǒng)車企包括中國品牌具有持續(xù)的造血功能。在轉型的前提下,它們自身可以堅持5年、10年。新勢力沒有傳統(tǒng)車企那么好的品牌信任度,這是新造車勢力可能要面臨的。說到品牌的信任,其實我們也注意到,因為進入的新勢力太多,良莠不齊,有的已經開始撤離了,最近我那里就招收到太多的互聯網造車上退出的人員,這對一些優(yōu)秀的互聯網造車又會帶來很大的負面,這個問題我覺得是需要造車新勢力注意的。

面對機遇,長安要放開、轉變

剛剛講了焦慮、問題,也講了機遇,那長安該怎么辦?其實長安最近對外發(fā)布的一系列消息,已經表明了長安的發(fā)展方向。

長安在4月24日專門發(fā)布了第三次創(chuàng)業(yè)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計劃。為什么這個時候發(fā)布?一是表明長安的決心,同時也是更多的希望社會各界來和長安合作,因為長安要打造的是一個開放的平臺。

為什么說創(chuàng)業(yè)?

因為我希望社會各界不要低估傳統(tǒng)車企的智慧和決心。我在公司里一直講,長安現在開始歸零,一切思維歸零,我們從沒有長安過去的這些包袱、壇壇罐罐為出發(fā)點來思考我們該怎么辦,這樣思考就很簡單了。如果真有必要廢掉幾條生產線,不就是幾個億的問題嘛,它不會讓你死去,但是不轉型一定要死的。所以當企業(yè)的思維轉換過來的時候,這些就不是問題了。

為什么叫第三次創(chuàng)業(yè)?

34年前,長安還是一個軍工企業(yè),后來在2000年開始進入乘用車,并在中國品牌中處于領跑者的地位。走到今天,我們發(fā)現長安必須要快速的開始第三次創(chuàng)業(yè),要做智能出行的科技公司,要從服務客戶向經營客戶轉型,從經營產品向經營品牌轉型。

除了長安現有的A級、B級車,我們的中高端品牌還在推進中,原來那幾個品牌都是現成的,都是長安自己在運營,也有獨立的體系。

如今,我們把品牌做一個專門的調整和規(guī)劃(長安汽車旗下中國品牌一個品牌變成四個品牌)目的只有一個,長安聚焦運營一個品牌,就是長安乘用車。歐尚汽車和凱程汽車已經得到我們上級部門的批準,用于混改。以前都在長安旗下自己運營,我們領導層的頻道都轉換不過來了,一會兒進入商用車、輕型車,一會兒進入乘用車,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所以我們必須更聚焦,所有的改革也是為了更聚焦。

企業(yè)層面就是從傳統(tǒng)的制造型企業(yè)向智能出行服務公司轉型,包括我們打造出行服務品牌,線上線下融合新流程模式,這在長安新能源香格里拉計劃發(fā)布時專門作了介紹。從傳統(tǒng)產品向智能化新能源產品轉型,我們也都有一系列規(guī)劃。

上一篇:龐慶華:斯巴魯將迎歷史性契機 20萬提森林人不是夢
長安汽車未來產品規(guī)劃 首款CNH架構智能高端車年底亮相
在上海車展期間,長安汽車高層公布了未來產品規(guī)劃,未來產品將以純電為核心,插電混動、增程式混動、氫燃料電池多種技術路線并行的方式,并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轉型。長安汽車未來將會著重打造自己的高端品牌,攜手華為和寧德時代聯合打造的全新高端智能汽車品牌將會于年底亮相。 [詳細]
2021-04-21 18:06:36
 
投資100億美金 小米造車官宣
3月30日,小米正式官宣進軍智能電動汽車行業(yè)。據小米集團發(fā)布的公告顯示,小米擬成立一家全資子公司負責智能電動汽車業(yè)務,首期投資100億人民幣,預計未來10年投資100億美元,由雷軍親自擔任首席執(zhí)行官。 [詳細]
2021-04-01 08:23:46
 
長安與華為、寧德時代聯手打造的高端品牌首款車型定位中型純電SUV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長安與華為和寧德時代打造的全新高端智能汽車品牌下首款車型將于2021年推出,新車將基于方舟架構打造,或定位為中型純電SUV,內部代號或為“E11”。從最新獲得的消息來看,長安最新研發(fā)的碳纖維-鋁合金混合結構車身有望應用到“E11”車型身上,提升了車身輕量化表現。另有消息稱,目前長安已對E11項目裝配助力機械手設備進行供應商公開招募。 [詳細]
2020-12-29 10:37:46
 
長安汽車計劃到2025年累計推出25款智能化新能源汽車
長安汽車在12月7日的投資者關系活動中表示,根據香格里拉計劃,長安汽車在2020年打造三大新能源車專用平臺,到2025年將累計推出25款智能化新能源汽車,覆蓋EV、PHEV、FCV領域。 [詳細]
2020-12-10 11:53:40
 
東風集團IPO融資聚焦新四化 嵐圖汽車發(fā)展面臨三大挑戰(zhàn)
為打通國內融資渠道,借勢布局“新四化”,東風公司旗下上市公司東風汽車集團申請登陸科創(chuàng)板。東風汽車集團預計融資的210.33億元中,有70億用于嵐圖汽車,合計投資110億元。但從長遠來看,高端電動新品牌的打造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投入大量資金,融到的資金是否夠用還未可知。 [詳細]
2020-11-19 11:34:33
 
長安汽車與華為、寧德時代聯合打造高端汽車品牌 產品即將量產
11月14日,長安汽車表示,正與華為、寧德攜手打造一個全新的高端智能汽車品牌,產品即將量產。另外,長安汽車還將推出方舟架構平臺,并計劃未來五年將推出105款車型。長安汽車表示,此次三方聯合創(chuàng)建的全新汽車品牌,定位為智能汽車高端品牌,其中包括智能電動汽車平臺,一系列智能汽車產品和一個“人車家”智慧生活和智慧能源生態(tài)。 [詳細]
2020-11-16 15:35:51
 
長安汽車與華為、寧德時代聯合打造高端汽車品牌
11月14日,長安汽車表示,正與華為、寧德攜手打造一個全新的高端智能汽車品牌,產品即將量產。另外,長安汽車還將推出方舟架構平臺,并計劃未來五年將推出105款車型。 [詳細]
2020-11-16 09:22:21
 
長安汽車董事呂來升因工作變動離職 任期近5個月
11月12日晚,長安汽車發(fā)布公告表示,公司董事呂來升因工作變動不再擔任董事職務,且不在公司任職,未持有公司股票。呂來升是在今年6月開始出任長安汽車董事職務。 [詳細]
2020-11-14 17:17:19
 
王俊出任長安汽車總裁 朱華榮不再兼任
10月15日,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東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已推薦王俊擔任長安汽車總裁。長安汽車董事長、黨委書記朱華榮將不再兼任長安汽車總裁。長安汽車表示,相關程序正在履行中。 [詳細]
2020-10-15 15:03:26
 
長安汽車銷量目標下調超五成 2025轉型計劃面臨挑戰(zhàn)
7月8日,長安汽車法人代表發(fā)生變更,朱華榮正式成為集團負責人。至此,朱華榮成為長安汽車“第三次創(chuàng)業(yè)”計劃的新任掌舵人。本次轉型于2017年底開始實行,以2020年和2025年為節(jié)點,聚焦于向新能源化、智能化以及高端化轉型。從近兩年的表現來看,長安汽車第一階段或難實現。長安汽車原定今年銷量目標是400萬輛,現下調至191萬輛。 [詳細]
2020-07-18 16:08:27
 
 
一汽-大眾第1000萬臺發(fā)動機下線
寧德時代計劃在印尼建廠 將投資50億美元
LG化學高鎳電池預計明年交付特斯拉
大眾在歐洲或需要40座電池廠
熱點排行
1
2
3
4
5
6
7
8
9
10
新聞專題
· 第十六屆中國汽車產業(yè)發(fā)展(泰達)國際論壇
· 2018年北京國際車展專題報道
· 2017年上海國際車展專題報道
· 2017中國國際節(jié)能與新能源車展專題報道
· 2016北京國際車展專題報道
· 2016年天津國際客車、公交車及零部件展
· 2015天津國際客車、公交車及維保工具展
回頂部
關于我們 智庫平臺 科瑞咨詢 招聘英才 聯系我們 法律聲明
電話:4006-997-802    客服郵箱:market@autothinker.net    投稿郵箱:news@autothinker.net
Copyright @ 2010 - 2018 China-Qiche All Rights Reserved 沈陽科瑞信息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遼ICP備18018472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遼B2-20180363
手機版
執(zhí)行時間:1.51 秒